查看原文
其他

新冠感染者的入境漂流,“钢铁防线”如何应对危机?

编辑部 白熊 常笑健康 2023-03-08



摘要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已呈暴发态势,而当前我国境外输入病例迅速增长,暴露出检测手段单一、健康信息申报核查不完善、防控链条不完整等防控漏洞。


随着我国本土新冠肺炎疫情传播基本阻断,以及国外疫情的迅速蔓延,近日,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报告多起境外输入病例,全国累计境外输入病例超过700例,并出现新增境外输入关联病例,我国的疫情防控进入了“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新阶段。
 
入境,意味着将要接受体温检查、接触史等调查,并进行隔离观察。

在这个过程中,部分入境者或选择多次换乘的方法,避开重点疫情国家的路线,或者以服用退烧药来躲避体温检查,或者对旅居信息进行瞒报,为防控造成了多重阻碍。
 
在海关、机场、车站、社区、单位的层层防控下,携带病毒的感染者如何导致了新的传播?境外输入病例持续增长,并引发了关联病例,这揭示出我国疫情防控措施中存在哪些漏洞和不足?这一切都从入境检查开始。



入境检查:无法有效筛出感染者



近期,随着境外输入病例逐步加重,国家接连出台多项防控措施,包括大幅度调减国际客运航班量,暂停持有效签证、居留许可的外国人入境等,以北京地区为例,所有飞往北京的国际航班改从指定第一入境点入境。
 
这些防控措施实行后,北京入境航班及乘客数量出现大幅度减少,每日新增境外输入病例也有所下降,防控效果初步凸显。

然而从3月23日至28日期间,北京累计境外输入病例及关联病例达54例,成为国内境外输入病例最严重的地区。
 

在入境者中,既有乘坐国际航班入境的人员,也有经由国内其他口岸入境转道抵达的人员,都需经历入境前信息统计、机场入境通关检疫、入境后信息登记及核查、入境转运及隔离等各个流程。

在这个愈发严密的入境检查流程里,为何频频暴发新的感染,存在着怎样的筛查感染者的盲区?
 

入境检查需要经历怎样的流程?


在入境人员尚未抵达目的地前,就要在航空公司的协调下,在飞机上填写一份入境健康申明卡,并在海关办理入境手续时进行信息完善与核对,然后经由机场入境,并接受海关的登临检查和入关检查。

目前,我国海关对入境人员实施“三查、三排、一转运”的检疫措施,其“三查”指对入境人员进行百分之百的健康申明卡核查,红外体温监测筛查,以及口岸现场医学巡查。在这个检查流程中,红外体温监测是最为直观的筛选感染者的方式。

此后,经过“三查”而发现的有症状、或来自疫情严重国家及地区、或接触过确诊病例的人员,对其进行流行病学排查、医学排查和实验室检测排查,这也就是“三排”。经过这一环节,会初步判定出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有症状人员和密切接触者,再进行转运防控和隔离治疗。
 
对于已经出现明显症状的入境者,在“三查、三排、一转运”的检疫面前固然无所遁形,然而在这个防控体系中,一些暂未出现症状的感染者,将很有可能突破重重检测,在尚未察觉下进入境内,并形成潜在威胁。
 


入境检查无法阻止疫情发生


从机场入境检查的流程上来看,健康申明和红外体温监测成为可能潜伏问题的所在。

由乘客本人申明的健康状况,包括之前的接触史和居留史,较难在短时间内得到验证;此外作为入境检查的重要环节,红外体温监测虽然可以有效筛查出现高温的人员,但对其他处于潜伏期和无感染症状的人员,很难起到筛查效果。
 
根据Science研究表明,机场量体温等安检措施很少能发现感染者,并不能阻止新冠病毒的传播,因此入境筛查阻止不了疫情的发生,只能延缓疫情的发展,而欧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研究人员得出结论,在感染了新冠病毒,并从中国受感染城市出发的旅客中,有75%的患者都没有检查出来。
 
这些感染新冠病毒的旅客,他们被发现的地点并不是机场,而是在集中隔离的酒店,或者医院和诊所,甚至是自己的家中。机场的入境检查,并没有筛选出数量更大、隐蔽性更高的潜在患者。
 
因此,境外输入病例暴露的首要问题,是海关防控中的检测手段单一,并且对于疑似病例的接触史调查不够准确,一旦被感染的旅客刻意瞒报,信息无法及时检验,并且在检验时自身病症未发,体温正常且通过入境筛查,容易成为“漏网之鱼”。
 


防控核心危机:体温检查并非绝对可靠


在海关入境后,一名新冠肺炎感染者如果没有被有效甄别,在隔离期结束后,他就会进入交通系统,形成新的传播路径。
 
在这个过程中,各级防控的措施以体温检查为主,各个交通枢纽也设置了红外体温监测,并安排了手持测温枪的检疫人员,然而实际上,体温检查并不能够阻拦一个新冠感染者的脚步。
 
体温检查无法“限行”


前段时间,河南郑州出现首例境外输入性确诊患者郭某鹏,他自疫区返回后途径多地,并多次出入公共场所,多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造成多人被隔离,目前已被公安机关以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立案侦查。
 
疫情暴发后,郭某鹏从意大利米兰飞往阿布扎比,然后转乘抵达北京首都机场,经体温检查正常后离开航站楼,并乘坐机场大巴到达北京西站,再乘坐北京至怀化的K267次列车返回郑州,在这整个过程中,他的检查都没有出现异常。
 
在郭某鹏返回郑州后,他还连续两天乘坐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前往单位上班,也未被检测出异常,直至回国五天后,才因病情发作被确诊,转入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隔离病区进行治疗。

在郭某鹏确诊后,已经有河南、河北、内蒙古、北京、江苏、湖南等多地陆续公布其密切接触者相关信息。
 
从机场海关检疫,到机场大巴、火车站和地铁站的各项检查,这名新冠感染者都实现了“畅通无阻”,这说明只凭借体温检测,并不能够有效拦截潜在的感染者,在各级防控中,单以体温检测作为评价标准,可能会导致潜在的传播。
 

为何体温检查并非绝对可靠?


在新冠肺炎的检验中,体温作为检验标准,具有一定的科学有效性。依据体温作为新冠病毒感染的筛查功能指标,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有效的。目前绝大多新冠病毒感染的确诊病例,也是由于发热的首起症状而进一步检查确诊的。
 
但是只通过体温检测,还远远不够。由于新冠肺炎感染初期的症状并不明显,很多患者并不发热或者咳嗽,而且平均潜伏期长到2-14天,甚至还有很多无症状患者,很多患者自己都不清楚自身的感染状况。

在这样的情况下,体温检查的筛选作用就受到了限制。
 
此外,少部分新冠病毒感染者,可表现为不发热的阴性感染者,或者尚处于潜伏期的感染者也可体温正常,所以单靠体温检测也并非绝对可靠。在甄别疑似患者时,不能单纯依赖发热等症状。
 

钟南山院士团队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论文中,也指出发热不能作为唯一的诊断标准:

 

研究收集了1099例实验室确认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信息,发现近一半的新冠肺炎患者在入院时尚未出现发热,但随着疾病进展,88.7%的患者相继出现发热,因此仅靠发热作为诊断标准,容易出现漏诊的情况。

 

研究还指出,确实存在部分新冠肺炎患者,其核酸检测阳性、有临床症状,但是在入院时无任何影像学异常表现,而且这类患者的比例远高于重度新冠感染患者,这说明除经过发热筛查出的感染者之外,还有着大量体温检测所无法覆盖的检验盲区。


目前境外输入病例带来的防控危机,核心在于体温检测自身的局限性,体温检测只能作为一项基础检验,用来初步判断疑似症状,结合体温检测进行初筛,及时进行核酸检测和影像学检测,才能够有效筛查新冠肺炎感染者,防患于未然。
 

防控链条的断裂:信息瞒报引发风险



如果说体温检查难以避免潜伏期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的潜在风险,那么健康信息瞒报无疑加重了防控难度,从而在入境后的各级防控链条上造成了断裂。
 
在入境人员提交的健康信息申报中,其信息多由本人填写,而信息的真实性未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检验,如果入境人员对接触史等重要信息进行隐瞒,或在抵达终点前进行多次换乘,以避开重点疫情国家和地区,那么看似完美无瑕的健康信息申报,就会成为虚假的参考信息。
 
入境者的健康信息,不只作为通过检疫的准入凭证,也为入境后的各级防控提供参照依据,当信息出现失真,各级防控链条也会承受不同程度的冲击。
 

>>>>

瞒报信息现象屡见不鲜


近日,浙江丽水出现多起境外输入病例,均与自意大利输入的患者王某相关。


这名患者为意大利华侨,她从米兰出发,经莫斯科转机到达上海浦东机场,随后包车抵达青田县,随后接受了医学观察,其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

 

患者王某申报的回国原因是意大利北部疫情严重,餐厅生意较差,但事实是她自己在2月16日就出现了咳嗽、头痛、腹泻等新冠肺炎的症状,当出现症状后,她选择了自行服用退烧药,并同7位在意大利餐厅工作的中国同事一起回国。


在入境时,他们瞒报了个人健康信息,顺利通过检查并包车进入浙江境内,最终成为输入病例。


无独有偶,据北京市公安局提供信息,在意大利经商的廖某君姐弟二人在出现发热症状后,吃药退烧乘飞机抵京。


在登记健康信息时,廖家姐弟没有如实填写入境健康申明卡,给同机人员造成传染风险。


目前,北京市公安局已对廖某君等人依法开展立案侦查。


在入境检查中,健康信息申报作为一项不可避免的环节,而潜在感染者多次以虚假信息通过检查,从机场海关到城际交通,其健康信息经过多次检验却未发现破绽,说明健康信息申报的核查与更新存在着漏洞,而这种信息漏洞,与防疫过程中的“健康码”不无关联。
 
>>>>

“健康码”的防疫效果究竟如何?


为了统计居民健康信息以应对疫情,杭州政府率先推出数字化防疫措施——健康码,目前全国已有上百座城市使用健康码进行数字化防控疫情管理,健康码具体分为绿码、黄码和红码三种,并可以进行动态转换。
 

在这个分类体系中,绿码对应的是健康人群,黄码对应的是疑似人群,而红码对应的是确诊病例,只有持绿码的人群才可以出入公共场所。

因此,绿码成为人们竞相追求的目标,也时刻担心自己健康码变成黄色甚至红色,因此在勾选健康信息时,往往心存顾虑,以致申报虚假信息。
 
由于健康码的信息都由用户个人申报,如果申报信息无法做到真实有效,那么本应起到隔绝危险作用的黄码和红码,就会传递不真实的错误信息,从机场到车站,一张虚假的“绿码”就会畅行无阻,感染者以此瞒报信息,形成了新的传播路径。
 

入境人员的旅居史及个人健康状况,是进行针对性防控的前提与基础,这些信息不能仅仅任由个人填报。

消除个人信息瞒报风险,必须打通核实渠道,推进入境疫情防控的数据共享、人员处置和防控合作机制,及时检测申报人员提供的健康信息,构建起多层次、全链条、立体化的防控体系。
 

防控漏洞的终端:各地防控隔离措施不同步



对入境人员是否需要一致进行隔离,我国各个口岸尚未完全统一。

隔离与否,隔离时间长短,集中点隔离还是居家隔离,基本上都是由各省市自行规定。由于各地防疫政策措施不同步、不衔接,可能会留下输入性病例防控的盲点。
 

各地隔离防控不统一的后果


前日,重庆一女子拒绝隔离并爆粗口与防疫人员产生争执,引起网络热议。该女子想通过入境中转的方式,从泰国飞上海转机回重庆。由于两地的隔离措施不同,该女子认为自己不属于需要隔离的对象,与重庆当地的防疫人员发生争议,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
 
目前,我国的各省市入境政策存在区别,而入境人员隔离要求并不统一。江苏省和北京市对于所有入境人员均采取集中医学观察14天的入境措施,而贵州省对重点疫情国家返回人员进行集中医学观察,上海市对非重点国家的航班也实施登临检疫、体温监测、流行病学调查、健康申明卡审核、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等。
 

由于各地的入境人员数量不同,承担的检测压力本就有所不同,并且各地的公共资源和应对管理能力水平也有差别,各地的隔离防控措施出现差异,本来属于正常现象,但隔离措施的不统一,有可能会导致以下两种情况。

 

一是某些来自重点疫情国家和地区的入境者,经由多次换乘来“清洗”自己的旅居信息,以及寻找检疫隔离措施相对不甚严密的口岸进行入境,找到了可乘之机。

 

二是跨省市的入境者,在不同城市的周转过程中,由于各地的隔离措施不统一,出现信息理解偏差,影响自身的行程规划,导致不必要的麻烦等。


因此,在防控的终端,需要进行信息的梳理和隔离措施的准确传达,对于跨地区的输入性病例,在防控链条的终端,各地需要通过更加严格的筛查,更加严格的集中管理和衔接,形成统一的闭环管理。
 

根除防控漏洞,需要闭环管理


闭环管理是综合闭环系统、管理的封闭原理、管理控制、信息系统等形成的一种管理方法,在疫情闭环管理的思路之下,要求防控境外疫情输入的策略从重点国家和地区转向所有入境人员,实现全方位闭环管控。
 
根据浙江省颁布的防控境外疫情输入策略,将加强与省内外航空、港口、陆路各入境口岸的协调衔接,第一时间掌握入境人员信息,建立从入境口岸到返乡通道到“家门”的闭环管控机制,确保潜在的风险源在全链条中处于可控受控的状态。
 
在这个全方位的闭环系统中,实现的基础就在于信息的共享和标准的统一,其中海关、机场、道路、社区等环节互相呼应,防止潜在感染者向系统外渗出,最终形成从口岸到家门的完整闭环。
 
闭环不是一种机械的重复,而是充满着互相影响、互相渗透的迭代过程,在疫情管理的闭环系统中,又可以细分为检测系统、信息管理系统、隔离观察系统、转运监测系统等,对应一名入境者从海关检疫到解除隔离回到居住地之间的全流程全步骤,在这样一个形式上封闭,但内容上不断扩展的,实时更新的防控系统里,其封闭性为安全性提供了保证,而不断进行信息共享的闭合环路,也打通了防控上的淤塞。
 


如何解决入境防控的漏洞




完善检测方法


 
检测方法,依旧是防控境外输入疫情的重中之重,然而单一的体温检查,已经无法满足愈发复杂隐蔽的发病形势。

这就需要从量体温、看症状和以及和乘客沟通高危旅行史开始,通过大数据来检验其申报情况是否准确,对于有症状的入境人员,需要执行进一步的核酸检测、影像学检测等医学手段,对已经确诊的病例及时隔离和治疗。
 


及时校验健康信息



对于入境人员填报的个人健康信息,应当予以严密的审查和校验,对于虚假填写信息的入境者,可给予适当的失信惩罚,对于因信息瞒报误报而导致公共安全受到威胁的入境者,应当依法追究责任并立案调查。

健康码的信息筛查功能也有待完善升级,否则只能流于形式和表面,起不到真正的保护作用。
 


注重防控链系统性和完整性



防控境外输入性病例,需要以系统和完整的视野来分析对待,各地有关部门、海关、民航局、机场、社区等的防疫手段也需要进一步升级,实现“闭环式管理”。

对于可能具有潜在感染风险的入境者,第一道防线是口岸,第二道防线是14天隔离观察,第三道防线是14天隔离后回到居所的持续观察,然而这多重防线需要环环相扣,保证在中间环节不出现信息偏差。
 

规范管理各入境口岸



各个入境口岸的隔离政策需贴合实际,并加强转道旅客的分流管理。

目前,各入境口岸对于以当地为终点的入境管控较为严密,而入境之后转道去其他省市区的旅客,就成为了潜在的传染源,对于这些入境者需要加强防控。

各个口岸之间也应当加强联动和沟通,形成一个动态监测的整体。
 


坚持人道主义精神



对于重点疫情国家和地区、以及非重点国家和地区的入境人员,不应有区别对待,对于归国华人和入境外国人也应平等对待,在信息申报、检疫检测、隔离观察上一视同仁,减少歧视和冲突,让感染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
 

抗疫数月以来,中国人民为遏制疫情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与贡献,如今中国本土疫情已完成基本阻断,中国也将携手与世界各国共进退,将抗击疫情的步伐进行到底。在这个过程中,防控境外输入病例,既是对本土已有的防疫成果负责,也是积极参与国际间防疫的重要举措。

 

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呼吸病学专家钟南山与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专家的视频连线中,他提出国内疫情不太可能出现第二波高峰,但这一前提是积极防控和保持警惕,在现有的群防群控机制上,重点防控境外输入患者。防控境外输入,任重而道远。

 

全球疫情蔓延带来的暴发趋势,体现出疫情防控的必要意义,针对境外输入病例反映出的防控漏洞,进行及时的查漏补缺,完善检测方法,健全健康信息申报,守护防控全链条,也是守护全人类共同的安全与健康。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




▼推荐阅读▼

“超级大国”面临难题:未来美国能否扛得住新冠肺炎的“大暴发”?

韩国疫情断崖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神奇的“东方力量”?

一人隐瞒疫区人员接触史,三个急诊医疗工作者被隔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